New Space – Architects

中央蓄水区自然保护区项目通过一系列轻量化的建筑干预,重新构想了公众与新加坡最大自然森林区域的互动,这些干预设计旨在尽量减少影响并最大程度地融入自然环境。项目以标志性的树顶步道为核心——一座250米的独立悬索桥——并包括杰鲁东观景塔、栈道、雨棚和护林站等元素,整体规划优先考虑可达性、环境敏感性以及对场地生态完整性的深刻尊重。

每个建筑结构都经过精心设计、定位和建造,力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为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提供一个亲密、独特的森林树冠和生物多样性的高空体验。

地点
新加坡

竣工
2004年

建筑面积
16,658,616 平方米

客户
国家公园局

服务
建筑设计

轻盈地穿越林冠

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的树顶步道提供了一种戏剧性却又细腻的建筑体验——一座悬浮在森林林冠之上的高架人行桥,最小化地干扰环境。步道作为一个细长的自支撑结构,邀请人们探索,同时保持周围生态的完整性。

桥梁轻盈的钢铁结构在景观中成为不显眼的线条,在结构的严谨与透明之间找到平衡。这一建筑干预与其他低调的元素如杰鲁东塔和雨棚相结合,展示了设计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同时,增强公众与自然的互动。

每个元素都在森林中提供了一次深思熟虑的停顿,带来探索的同时并不主宰环境。

沉浸式小径,尊重设计

这部分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展示了木栈道与森林边缘的精妙融合,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免受过度踩踏的影响。木制小径悬浮在水面之上,沿着水库轻柔地弯曲,带领游客穿过宁静的反射和绿意盎然的走廊。与雨棚和护林站等关键基础设施相结合,这条路径邀请游客安静地观察,激发对原始景观的敬畏感。设计刻意低调——让森林、光线和水面成为体验的主角。

在郁郁葱葱的树叶和水面宁静的框架中,步道提供了一次冥想般的旅程,增强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觉察。它的最小干预和敏感布局展示了建筑如何与生态和谐共存——在不破坏真实性的同时增强了通达性。

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作为建筑和景观如何在安静的协同中共存的典范。设计尊重周围生态的完整性,同时提供奇观时刻,促使游客与大自然建立更深的联系——提醒我们,保护与进步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通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共同繁荣。

上方:护林站
下方:护林站
右侧:杰鲁东观景台

central-7

分享

分享